WCU/UI’05之会场篇

By | 2005 年 09 月 10 日

在结束了第一天的引导工作之后,我便被分配到一个独立的会场RoomA了,并在此度过了WCU/UI会议余下的所有时光。

会场的工作很简单,主要就是替演讲人把PPT之类的演讲稿复制到会场专用电脑,或者在演讲人端着自己的本本上去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替他接好投影仪信号或者电源等等。坦言,这竟让我有替F1车手换轮胎的感觉,哈哈。

当然,没有意外是不可能的,就像第一天早上老师教育的那样:大会报告结束后大家要把会场自己检查一片,因为这么大的会没有人丢东西是不可能的 😛 。所以,在那个会场报告的第一节就发生了意外:JoJochen同学把讲演稿拷到了会场专用的Dell上后走到讲台上真准备演讲时,发现Dell死机了;我赶紧上前去看,发现Dell既不能唤醒也不能关闭,折腾了一两分钟,未遂,主席只得让下一个人继续演讲了;电脑搬下来之后,折腾了很久才能关机,然后开机,运行程序,一切又看似正常了;等上面的同胞讲完后,再感觉的把电脑搬上去,一切OK; 谁想,一分钟之后,Dell再次罢工。于是,JoJoChen同学的第二次上台演讲又以设备罢工而告终。这个时候会场一片混乱,主席也摇摇头,无可奈何。冲出会场找负责人,要了一个多余的插头,因为原来的会场中竟没有一个空闲的电源插孔,这在后来看来,完全是这次意外的导火索:会场的Dell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有问题,脱离了电源是不能工作的,而事先我完全不知道这一点;后来在Jojochen演讲之前,有两个报告人要求用了他们的本本,并把唯一一个电源插孔占有;等Jojochen第一次尝试的时候,Dell是没有接电源的,所以出现了第一次黑屏事故;而第二次则更巧合了,因为一个西交的女孩带的自己的本本没有电池,于是那唯一一个电源插孔又没有了。于是JoJoChen同学只好等整个Session所有的其它报告都作完了才得以开始了他第三次的尝试。谢天谢地,第三次终于无恙,尽管用了一台病入膏肓的神舟电脑。对主席而言,会场布置太差了;对我而言,自己的工作没做好挺内疚,尤其觉得对不起JoJochen同学;对JoJoChen而言,影响肯定不小,不过他说,MD这一折腾,竟然一点都不紧张了。 🙂 最善意的谎言。

再接下来的日子多少有些波澜不惊:按时的布置会场,机械的转换电脑;偷偷的打几个盹;旁若无人的出去晃悠晃悠;偶尔也会在会场中间休息的时候随便找些老外胡乱的说两句。

不过,对于会场的报告还是要总结一下的:
1. 会场时间控制得最不好的是中国人。因为这次会议是在北京举行,所以降低了国内参加的门槛。相应的,会场上作报告的国人也就多了。中国人的报告很少会遇到很多人提问的情形,一来报告完成时他们的时间已经超出了,二来英语交流方面狠有问题。当然,也有个别非常让我崇拜的人,比如钱祖文钱老师:P。钱老师每到一个会场几乎每个他所听到的报告都要提问一次;当然提问是无可厚非的,只是,他所陈述的问题中有一半时间的重点都放在“er”,“呃”等的发音上了。等他自己上台作报告时,那份悠然自得倒是值得敬佩。先端了本上台,把自己的矿泉水瓶放下,再不紧不慢的给电脑接上电源,打开Windows,输入系统密码,插入U盘,打开Word(没有准备PPT),找不到激光笔后立刻折回座位使劲寻找,演讲一小会后再喝口水。。。。。。于是他讲一半的时候规定的15分钟时间已经基本没有,于是我不得不偷偷的要求主席把他“轰”下来,因为尽管他是倒数第二个上前演讲,可是那个Session已经比原定的结束时间12.00超出了差不多十分钟,而后面还有一个老外在排队。后来好不容易轮到那个老外上前,他望了望下面屈指可数的听众,无可奈何的耸耸肩。

2. 英文讲得最不好的是日本人。日本人的英语在前面已经见识过了,不过等到见识了日本人在会场上的表现(这里指的是英文表达能力)的确很有“民族自豪感”阿。日本人的发音极不标准,音腔偏硬,吐词也不清楚。起先一直认为国人与日本人的英语不相上下,但是在综合比较之后,觉得国人这方面还是稍微强一点的,当然不排除其中香蕉人的作用:曾有好几个“华人”一口惊艳的美国腔在遇到中文说明后自动弹出“Pardon”“Excuse Me”等相干提示。当然有些俄罗斯人的英文水平,嗯,指的是口语,也比较令人吃惊。再会到日本人这个话题上来,也许因为日本人上前演讲的不少都是学生,所以英文水平似乎确实比不上国内,这也有导致曾出现了这么一幕:一个日本学生上前作报告,完了就有人提问,第一个问题问了N遍,学生没听懂,老师尝试告诉他问题,学生依然不懂,不得已老师替他回答了;不一会第二个问题又来了,这次老师听了着急,于是用日语翻译与他听,他听完之后点了点头,然后回答了一句“Sorry,I can’t answer this question”绝倒!当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的英文都不好,曾在引导的时候遇到一个名叫小笠原英子的日本女子,独身一人来中国参加会议,目前在攻读第二个PHD,她的英文水平就好多了,至于这里关于中日文化的冲突阿比较之类的争取在后面一文中表达一下吧。不过,日本人的敬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至少,他们的所有报告都没有超时的,不管他们的英文多烂;而且,日本人做主席的时候,都会在规定时间快结束的时候提醒,然后拿着话筒,毕恭毕敬的站到前面讲台的边上,等待即将到来的提问。

3. PPT作得最好的是欧洲人。嗯,这里无法确切的记得具体是哪个国家了,法国?德国?或者是英国?不过从PPT吸引观众的角度来看,欧洲这点作得很不错。PPT从起先发展到现在,老实说,突破性的东西几乎没有 ;但是从能够抓住观众这点而言,出色的PPT所吸引的目光要多得多。从一般模型的建立,工作原理的表达以及成果的展示,动画有着太多的优势。记得一个德国的哥们,打扮得就很有型,然后演示的时候PPT那个炫哪,几乎吸引了台下所有的注意力。这里说的炫不是类似于孩童想象的蜡笔画,12支蜡笔每只都奉献给了色彩斑斓;这里的炫是一种简约的震撼,类似于苹果的惊艳,“简约不间单”。提这点,也许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多少有一些帮助,至少我们知道了什么能够吸引观众:除了内容,表达方式更是主要。另一个个人觉得比较好的提示就是,成果的展示依靠平凡的一二维曲线似乎并不如多阶多维彩图来得好,虽然后者在表达上并不一定能占什么优势。

4. 会场丢得最多的东西是激光笔。会议注册的时候给每个注册的人都发过一支激光笔,不过质量暴差无比,尽管如此,等他们真正去会场作BG的时候却又不少人忘带激光笔。于是几乎每天我都要去注册台索要激光笔,而且竟然每次都能空手而归,不得不先提前谴责一下恶劣的会议组织工作。等回了会场,我再到台下寻找熟悉的人,然后强行把他们的激光笔索要过来作为会场的备用:JoJochen没有逃过,他的一个小师弟也未能幸免,连我们实验室的一个老师也没有能逃脱,哈哈。不过尽管如此,每天下来几乎都会丢失两根。曾亲眼目睹一个老外讲着讲着就把手放进了口袋,然后那支笔就不见了。不过多数情况下我是不吱声的,因为有很多时候他们的习惯动作并不会意识到那是会场的公共用品,也算是给他们留一点余地吧。

To be continue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