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之羽毛球赛

羽毛球女双决赛距离现在已经有20多天了,而此文的出现毋庸置疑的说明了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我的反射弧越来越长。3,4年前,记录Blog的延迟时间平均约为一个小时;2年前记录Blog的延迟时间延迟到了一两天;1年前,这一迟滞时间增加到了一周;而今,已经不可抵挡地往一个月发展。当然了,先前的兆头是以年为单位发展的,那不是一个好现象。从这一角度看,以月作为反射弧的衡量参量尚是可以容忍的。

回到正题。

说从没计划过去看奥运,那是违心的:我在第一波放票的时候就预定过开幕式的门票,不过运气一般,没有抽中。此后,尽管有几次购票的机会,终因命运之神的眷顾而未曾中得半张一票,于是心安理得的宣称:对奥运没兴趣,不如看电视。现在,我不得不承认,我是虚伪的,我被一张门票打败了,输得那么彻底。

某年(2008)某月(8)的某一天(??忘记了,行不行),隔壁哥们电话我,问我有没有时间去看羽毛球比赛,周五上午或者晚上随便我挑。这个……馅饼?哈哈。值得犹豫么?好像没有任何理由,于是认真的给自己的相机充电,准备好长焦头,还把积了灰的烂望远镜翻出来了 😀

比赛当天,向Boss请假,获准,当然,过程是惨烈的。后面发生的事情,errr,多半因为激动记不得了,不过手头留下的影像倒是真实的。

昏昏欲睡的比赛:林丹VS陈金
这场比赛确实很沉闷,因为整场的观众都无所事事,不知道给谁加油。配合场上慵懒的击球,场上瞌睡的观众倒是不少。

Lin Dan
Lin Dan
(此图中的羽毛球为后期PS所加,见谅)

Chen Jin

Lin Dan is leaving
比赛结束时离场的林丹。本来守在出口很久想拍一张林丹的正面清晰无码照呢,可惜比赛开始N久了,他还没有结束采访;而我刚回到昨晚不久,他就离去了。于是我跑去追了这张身后照。

Cheergirls
拉拉队MMs。可能这就是比电视直播多的唯一一项欣赏性节目吧。不过期待的福娃打架没出现,失望了。

散场后,2,3个人因而抢座位发生了扭打,围观的人们不禁大呼:“中国队,加油(er)~”。

附小品一张:深夜的10号线地铁。

the New Train

And I Love You So

不得不说,这是一首非常非常老,也非常非常经典的歌曲。最近有些错乱。与其说是错乱,不如说是浮躁。浮躁的原因很多,比如闷热、燥热和狂热等。这几天,收拾东西,倒是翻出很多CD来,当然它们都是盗版的,我才意识到我的CD机早就不知所踪了。看了看,毫不犹豫的塞进纸箱了。或许,过不久,它们的灰又会更有一些时代沧桑感吧。

折回电脑随便翻,却找到自己想听的歌曲,或者说不知道想听什么歌曲。看到Don McLean的American Pie和Vincent的时候,刚来北京的一幕幕止不住的翻滚回现,那时候,天应该很蓝地应该很绿吧。当然,这只是记忆中的印象。当逝去的影像成为回忆的时候,大多时候留下的只剩莫名其妙的美好了。于是,总有人沉醉于此。

回到正题,关于这首歌,没有太多好说的,因为它太经典了;至于为什么选这首歌,原因不外乎于两点:
1. 我实在没有时间去认真选择其他相对冷僻却动听的歌曲了,当然了,这不应该成为负担,而是享受生活的一个方面。
2. 我实在找不到继续不更新这个地方的理由了,当然了,这也不应该成为负担,而是认真生活的一个方面。我一直都坚持认为,能够坚持不懈Blog的人是懂得生活的,是可爱的。我一直努力装得很懂生活,很可爱,可是似乎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我就任由这里荒芜了。倘若有人质疑,我或许会说,生活还是随性一点好了,何必处处强颜欢笑装可爱呢?露出一张笑脸却藏着一把尖刀,总有些不能为我所接受。

噫,好像又要回正题了。好吧,歌词:)

Don McLean:And I Love You So

UPDATE: 歌词竟然没贴,补上

And I love you so.
The people ask me how,
How I’ve lived till now.
I tell them I don’t know.

I guess they understand
How lonely life has been.
But life began again
The day you took my hand.

And, yes, I know how lonely life can be.
The shadows follow me, and the night won’t set me free.
But I don’t let the evening get me down
Now that you’re around me.

And you love me, too.
Your thoughts are just for me;
You set my spirit free.
I’m happy that you do.

The book of life is brief
And once a page is read,
All but love is dead.
That is my belief.

And, yes, I know how loveless life can be.
The shadows follow me, and the night won’t set me free.
But I don’t let the evening bring me down
Now that you’re around me.

And I love you so.
The people ask me how,
How I’ve lived till now.
I tell them, “i don’t know.”

解脱了

我想说的是,我解脱了。

尽管,尽管经过了浑浑噩噩的五年,尽管经过了惨烈的90多分钟,可是我还是通过了。答辩40分钟,提问50分钟,惨绝人寰啊~~

新的起点,还是要庆祝一下

让你的Hotmail文末不再带小尾巴

一直以来,Hotmail免费用户发信时正文的末尾都会携带一个小小的尾巴:

用户只有通过付费或Windows Live Mail客户端来变通解决。最近MS开展了一项的慈善活动,当用户在撰写Email的时候,文末会插上MS的慈善宣传,每发出一封Email,将会向某个特定的组织捐赠一定数额的慈善款。用户只需将Hotmail的语言修改为英文(选项-》选择语言-》English)即可参加这项活动。语言修改完成后可以在选项中找到“i’m making a difference ”的选项:

这样在撰写Email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多出了一行签名档。

你可以将它们手动删除,这样发出的Email就是不含小尾巴的:

当然,不太建议您这么做,毕竟发信捐钱,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注:若此时将Email语言修改回中文,上面所有的设置也将会消失。

就让世界多一颗心

距离汶川地震已经整整72个小时了!72小时前,他们还是鲜活的,欢愉的;而现在,他们有些侥幸的活着,有些尚在瓦砾的废墟中等待外界的援助,有些则早就故去。

这段话敲了删,删了敲,反反复复,思绪确实越来越乱了,所以就这样吧。

这些天,似乎给足了自己不更新的理由,但决不能是这次,尽管这几天,几乎没有正经干过任何一件事:
13号下午,陆陆续续的地震图片可以清晰的看到灾区严重的受损情形;而那个时候我们的总理已经在灾区指挥了近二十个小时。于是,看到Taobao首页的捐赠地址,就捐了一下

14号上午,单位也开始募捐行动了,拿起钱包,本想把钱包掏空,可是还是自私的保留了些。这给了我足够内疚的理由。

15号上午,有人在商议义卖,看到的一条256内存,才30元,于是帮他捐了这钱,内存条便是我的了。另外,在社区得到的一个iPod Shuffle估计也会成功义卖出去,这还是很期待的。

尽管,尽管如此,忐忑与不安还是萦绕心头。想想,我们这些远离灾区的人们,除了捐些恶俗的钱,还能做些什么?

看到全国上下团结一条心,确实有着太多太多的感动;午间再看那些关于地震的报道,眼中一直都是湿漉漉的,为了逝者还是生者?没敢再看,怕眼泪夺眶而出。

屋子里有些吵,带上耳机,捡起放在硬盘上许久许久许久的东方快车89年的第一张《就让世界多一颗心》,字字入扣。

这首歌,送给大家,祈求大家,如果方便的话,力所能及的为灾区人民多捐献一些吧。

下一次更新,未知;下一站,未知。

就让世界多一颗心
作词:杨立德 作曲:翁孝良

寂寞的鸵鸟总是一个人奔跑
孤独的飞鹰总是愈冷愈高
年轻的心中什么事都难不倒
拿出豪情努力做到好

你在人群之中寻找
你在黑夜来临祷告
就像孤儿找不到依靠

就让世界多一颗心
就让人间有一座桥
就让地球是一个家
让我们在困难中长大
就让世界多一颗心
让熄灭的火山在燃烧

融化所有冷漠和骄傲
安定所有摇摆的灵魂
激荡你我心中的热情
跳动不停

The Hourglass Song

The Hourglass song, 又名Blue Ballon或Jeremy或The Theme of Jeremy,电影《Jeremy》(《Jeremy Jones》)的原音。

选这首歌,多半和这部电影关于初恋有关,当然电影也有些年岁了——1973。还记得,影片的开头就是段优美的旋律,然后上网使劲的寻找它的OST。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原音只有两首歌,一首是男主角Robby Benson演唱的这首《The Hourglass Song》,而另外一首则是女主角Glynnis O’Connor演唱的《Jeremy》。

说起Robby Benson,却是位天才:导演过包括Friends在内的多部影视剧,演出过多部影视剧,还曾担当过《美女与野兽》的配音,另外好出过好几张音乐专辑,也担当过制作人,编剧等。找来他最近的照片,再与15岁时剧中年轻的Jeremy相比,不得不感慨年华易逝阿。

Robby Benson

Blue Balloon (The Hourglass Song) by Robby Benson

I have a blue balloon
A happy tune
Love enough to last me all through the afternoon
I have the New York time and 14 dime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most profound nursery rhyme

Before the rivers run dry
Before the last say good-bye
Let us be kind to one another
We can try…

So don’t just throw your love about
It’s not too late to find out
Before the sand has all run out of the hourglass

The carnival is here
The crown appears
Plastic painted people hold each other near
Hopes are always high
The echo of the sky
And when it’s over
There just a lonely sound of good-bye

Before the rivers run dry
Before the last say good-bye
Let us be kind to one another
We can try

So don’t just throw your love about
It’s not too late to find out
Before the sand has all run out of the hourglass

Too late to hide it now
It’s all around us now
Oh ! How I want you girl
To lie beside me now
While there still this time
And now my poems still rhyme
Let me love you now
We can drink a good good wine

Before the rivers run dry
Before the last say good-bye
Let us be kind to one another
If we can try

So don’t just throw your love about
You and me, hey, let’s find out
Before the sand has all run out of the hour-glass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寻找这首歌的过程比较艰辛,但能找到这么多不同演绎版本的歌曲,也是蛮快乐的事情。比如这首歌曲的纯音乐版

还有香港歌神许冠杰的版本

以及情歌王子张信哲的演绎

另外还在自己的电脑中找到了一位不知名的歌手演绎的版本

和另外一首网络上找来的歌曲

一位爱好者制作的Robby Benson版的MTV:

年年岁岁祸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连着两天,在同一事件,同一地点,目睹了两起不大不小的事故,所以决定还是记下来吧。

前天晚上11点半左右,刚上四环,抬头一看,咋的对面有警察呢?再细看,贴着路边,一辆河北拍照的车侧翻着,拉的砂撒了一地,后面不远处一个类似于桑塔纳一样的车,车壳瘪得不成形,车窗玻璃已经不在原位,而是化作玻璃渣撒了一地。两辆车中都未曾发现人的踪迹,也没看到有其他痕迹,倒是不远处警察蜀黍测量的测量,指挥吊车清理现场的指挥。看得一阵阵的怵,就走了。

昨晚推车的时候脑海中有这么个突然怪念头:不知道今晚那个路口怎样。等再在同一个时间段到达那里的时候,奇怪不算靠边的地方停了一辆车,仔细看,车灯打着,车内却没人。以前这边经常会在晚上施工,所以偶尔会有市政的车开着等停在路中,但这车长得就不是那一型的。继续前行,迷迷糊糊的看看地上堆了一堆东西(近视),近看,确实电动自行车,摔烂了的样子,侧回头看,警车旁站了几个人。不知道还是不是前天那位警察蜀黍。

要说偶然也算不得偶然,在这个地方这么高频率的出事故不时没有它的原因的:

首先,夜间人少车少,所以闯红灯的特别多,而且,个人感觉上,晚间的红/绿灯时间比白天略短,这也就部分加重了闯的可能性

其次,北京交通法里的混账规定——右拐不受限。这也就意味着,右转的车想拐就拐,什么礼让行人之类的都是空谈。有时候大白天的,右拐的车一个接一个,你就眼瞅着到对面去的绿灯变黄,再变绿吧,想过去?没辙。人家右拐的车才看不上你蹬脚踏车的呢!对了,蹬脚踏车的不算行人。

最后,这个路口的设计也蛮大问题的,自行车线路的两侧都是汽车道,从北往南行的路线大致如下所示。尽管采用红绿灯来进行控制,整个过程行人/自行车与汽车相遇的时间还是蛮长的,而且,自行车行驶的时候会不自觉(不知不觉)的贴路边行驶,这是长时间的行走惯性所决定的。这样的后果就是,很不合常理。
Street
(途中天蓝色代表自行车行走线路,其余均为汽车线路,且仅考虑由北往南方向)

当然,这里发生车祸不是一次两次了,我们单位就有过蛮多起的,比如N年以前,一个老师经过的时候被一车撞了,当时没感觉,就让司机走了,再没过几天,内出血死了;近的,比如我;再近的,看到所里一个女生在那里也被撞过。

尽管可以分析出N个客观理由来说明这里危险,但这些只是理由,只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如何去避免可能成为必然,就在大家自己了,也就是说,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宁等三分不抢一秒,因为一个撞击过程完成的时间远小于一秒。

答案

几年前,第一次听滚石的那套《十年朋友》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蔡淳的这首歌,但那个时候,对歌手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了解得很少,很多情况下只是记住了歌曲本身,甚至只有歌词或者旋律。不过,对于那套专辑的一百首歌而言,这首《答案》绝对是其中排名在前二十。当然,细心的朋友也可能会发现,最近本Blog选的华语歌曲也多出自这套专辑。

蔡淳与蔡蓝钦
先说蔡淳吧。不知道这样来介绍蔡淳会不会有些不公平,但是知道蔡淳是前年的时候,因为那时特迷蔡蓝钦,而蔡淳是蔡蓝钦的弟弟。从蔡淳自己的网站和他所维护的蔡蓝钦网站上的资料看,二人兄弟之情非常地深挚。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兄弟二人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的大边框深度眼镜,同样的爱好音乐,同样的稚气未脱。但,当蔡蓝钦不幸离去后,作为弟弟的蔡淳确是为哥哥办了好几场纪念演出,维护着曾有的那份兄弟之情,还有无数歌迷的关怀。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是蔡妈妈,因为直到第5胎,蔡妈妈的孩子还平安保住了,那就是蔡蓝钦,当然后面一胎才是弟弟蔡淳。不过,不幸的是,蔡妈妈也在蔡蓝钦离世后不久悄然离开。

2-brothers
左:蔡蓝钦,右:蔡淳 (图片来自蔡蓝钦网站

蔡淳
是的,总把蔡淳和蔡蓝钦放在一起,对蔡淳而言是极度不公平的。他本可以就是他,而不是大家习惯性说的那般:蔡蓝钦的弟弟。蔡淳的音乐天分多少有些因为蔡蓝钦的离去而成为光环背后的阴影。这些,可以在蔡蓝钦那张唯一的专辑《这个世界》以及蔡淳自己的唯一一张专辑《再唱一次》中找到佐证。至于今天推的这首歌《答案》,有人评价,这是蔡淳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首歌,唱完这首歌,他飞渡重洋,去学习电脑技术了。只是,遗憾的是,我还没有听全他的那张《再唱一次》,于他于己,都是不公的吧。

蔡淳-答案

词 姚若龙
曲 蔡淳
演唱 蔡淳
专辑 蔡淳 – 再唱一次 (1988, 音乐田)
10年朋友 7 (1991, 滚石)
制作 陈彦彰
编曲 颜志文, 林少英
前言: 就从那个早晨睁开眼时起, 我不再发问, 好像任何问题都是多余的, 是吗?

是不是所有的情感都要经历严冬的苦寒
否则火热的恋情为何总在瞬间失去温暖
是不是所有的绚烂都会慢慢归于平淡
否则昨日的辉煌为何只能在今夜的梦里灿烂

我翻越重重关山, 又走过流水潺潺
寻求那生命中永恒的答案
在一个晨光乍现的清晨我才恍然
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原是平凡

是不是所有的漂泊都只为了注定的悲欢
否则刻意的回避为何还躲不过乡愁纠缠
是不是所有的欲望都是那么难以填满
否则忙碌的人们为何总是在名利的深渊打转